第906章 906:重获人生第二春的董老医师(下

p; 自家爷爷上了年纪之后,耳朵就有些不好使,这两年症状愈发明显。正常声量他根本听不到,久而久之,少年也养成了大嗓门说话的习惯,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……

  少年又偷偷瞥身边过于年轻的爷爷。

  不止是他不习惯,青年自己也很不习惯。年长者的步伐和姿态,跟年轻人不同的,其中的改变他需要时间慢慢适应。这一批轮值医者被引到伤兵营,安排各自营帐。

  轮值医者并无独立的营帐。

  面积够大,几个人一起住也不挤。

  青年缓慢踱步坐到视线范围内唯一的马扎上,指挥着自家孙子将行李收拾出来。

  少年抱怨:“爷爷怎么能住这里?”

  依照青年的地位,应该拥有独立营帐。

  倒不是少年嫌弃这里条件简陋,而是独立营帐能保障隐私。自家爷爷还是轮值医者的老师,跟自己学生住一块儿不太方便。

  青年虎着脸道:“这里怎么了?”

  他看着条件还不错。

  以前进山采药,来不及下山都是在树上将就的,有几次醒来都能看到身上趴着蛇,或者树下有野兽蹲着等他掉下去。如此艰苦条件都经得住,现在还有床榻能睡……

  有什么不满的?

  少年支支吾吾:“孙儿不是这个意思。您年纪大,睡眠浅而短,其他师兄睡觉会打呼噜,这不是怕半夜会打扰到您么?”

  当然,还有一重原因。

  自家爷爷很喜欢临时抽查徒弟,回答不上来就会被罚,现在住一个营帐,躲都躲不过去。爷爷就没看到几个师兄面如菜色?

  青年道:“老夫如今睡得深了。”

  一觉能到天亮,起夜很少。

  少年和几个同住的轮值医者有苦说不出,各个埋头收拾东西,铺床,摆放日常用品和医书笔札。轮值的机会不是每个医馆学徒都能有的,必须由青年考察过基础,他们才能争取这个机会。虽说他们资质不算上佳,但走上这条救死扶伤的路,谁不希望医术能更加精进?如今战事停歇,还没有前线战火风险,一个名额够他们一伙人打破头。

  刚收拾完,少年准备出去打听。

  他也是第一次出来,人生地不熟。趁着上值前打听清楚,也省得日后手忙脚乱。

  刚掀开营帐布帘就看到兵士过来。

  传话道:“主公有请。”

  少年心脏险些漏跳了一拍。

  他见过传闻中的沈君,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儿。今时不同往日,后者如今可是一国之主!国主要见他们!少年人如何不激动?他转身去告知爷爷这个天大的好消息。

  青年看着话都说不利索的孙子:“唉,不就是沈君要见咱们,这般激动作甚?”

  少年道:“那可是沈君啊!”

  青年反问:“你没见过吗?”

  少年被憋得脸蛋泛青,恼羞成怒。

  “那、那不一样!”

  他以前是爷爷孙子身份,如今可是轮值实习的随军医者,这证明他已经长大了!

  青年不懂二者有什么不一样。

  心下感慨现在的少年郎心思都复杂。遥想他年轻时候,可没这么多的弯弯绕绕。

  兵士又传话其他人。

  沈棠并没有因为他们资质浅就有所对待,一一见过。碍于青年步伐太慢,所以他们是最后一批。她一眼就注意到白发青年特殊的发色,那是泛着光的雪白。沈棠这么多年,也就见过两个“早生华发”的。一个是褚曜,人家发色属于灰白,一个是青年。

  “你叫什么?”

  沈棠点名青年。

  隐约觉得对方相貌有些熟悉,只是记忆力超强的她也记不起哪里见过这张脸。青年的站姿和行礼,总透着一股奇怪的违和感。因此,她暗生警惕,明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
  一行几人表情都古怪起来。

  站在青年身边的少年一改方才的仰慕和激动,表情似一言难尽,欲言又止。他看看沈棠又扭头看看自家爷爷,后者抚着并不存在的长须,慢悠悠道:“老夫姓董。”

  沈棠:“……”

  这个说话的腔调也很违和。

  她问:“董?董老的远房子侄吗?”

  因为战乱和饥荒,董老医师中年丧子,儿子儿媳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的孙子。爷孙俩靠着他的医术,撑过最艰难的岁月。他到处行医治病,孙子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。

  他们爷孙是顾池当年在路边喝茶捡到的,彼时董老医师正在给一个老乞婆看病。

  一个老乞婆,自然支付不起药费诊金。

  董老医师仍愿意救人,可见医德。

  这么多年下来,他也用事实证明顾池当年没看错人,沈棠确实捡到宝了。从青年相貌轮廓来看,二人多半有血脉关系,应是近亲。但没听说他还有孙子之外的血亲。

  “老夫”这个称呼又是什么鬼?

  青年表情一滞,抚须动作停下,道:“沈君,老夫就是您口中的‘董老’……”

上一页下一页